DB4117∕T 408-2024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紫苏(驻马店市)

ID

361CE8ECF1F6463A9034CBAC64D126F2

文件大小(MB)

0.2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38 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 408—2024,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紫苏,2024-08-23发布,2024-09-23实施,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17/T 40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正阳县气象局、平舆县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站、虞城县农业农村局、平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泌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泌阳县盘古乡人民政府、平舆县农业生态和资源保护站、平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驻马店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新蔡县孙召镇人民政府、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舞钢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遂平县嵖岈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孟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蔡县东岸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蔡县五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珺、祁伟、纪留杰、万富强、郭承杰、赵仁卷、崔小君、李中仁、王宁、郭志峰、谢云梦、韩启军、许娟、张文明、张建新、郑思、张茜茜、王慧娟、李艳艳、李贺、高双、韩琴,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4117/T 408—2024,1,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紫苏,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紫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紫苏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紫苏,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3.2 紫苏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3.3 紫苏叶,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3.4 紫苏梗,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茎,4 产地环境,DB4117/T 408—2024,2,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5 播前准备,5.1 选种,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适宜本地区生态栽培的品种,种子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均匀一致,5.2 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风选,用适量草木灰拌种备用,5.3 整地施肥,机械耕深25 cm~30 cm,耙平整细。结合整地,亩施复合肥25 kg和商品有机肥100 kg~150 kg作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调整肥料配方和施肥量。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和NY/T 525的规定,6 播种,6.1 播期,4月上中旬~ 月上中旬~ 月上中旬~ 5月中旬 月中旬 ,6.2 播量,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按播种方式不同,亩量 50 g ~100 g 100 g,6.3 播种方法,6.3.1 条播,按40 cm行距浅沟趁墒条播。播种时,把拌过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镇压,干旱时浇水保湿,6.3.2 机播,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机、油菜精播机或小型拖拉机携带的小粒种播种器进行。行距40 cm,播深0.5 cm~1 cm,播后及时镇压,7 田间管理,7.1 中耕除草、间苗定苗 幼苗5 叶~6 叶时,按株距30 cm间苗定苗,发现缺苗及时移栽补种。生长期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7.2 追肥,DB4117/T 408—2024,3,株高25 cm~30 cm时,亩施尿素5 kg~10 kg;紫苏叶采收后,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 =15-15-15)15 kg;花期用磷酸二氢钾20 g~30 g兑水叶面喷施2次,7.3 摘心,收获紫苏子的地块,适当进行摘心处理,7.4 水分管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浇水时间和次数,根据土壤湿度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旱浇涝排,7.5 病虫害防治,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视病虫害发生情况,优先选用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措施,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农药残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8 采收,8.1 紫苏叶采收,叶用紫苏采摘宜选择睛天。根据植株长势不同,在 6 月中旬~8 月中旬,紫苏枝叶繁茂且未开花时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紫苏叶项下相关规定,8.2 紫苏梗采收,苏梗分为嫩苏梗和……

……